为响应新时代对青年“善思辨、明真理”的素养召唤,落实思政教育“立德树人”根本任务,助力学生掌握辩证思维这一认识世界、解决问题的核心工具,永利集团3044原理教研室开展“思辨工坊”系列实践课,以“以辩证之眼,见世界之理”为核心主题,通过聚焦社会热点、贴近学生的议题设计与小班化互动模式,在全校范围内营造辩证思维氛围,助力学生提升逻辑思辨与问题分析能力,为思政教育实践注入新活力。
辩题锚定“双聚焦”,让思辨扎根现实
“思辨工坊”的核心亮点聚焦于辩题的精准设计,始终围绕“契合社会热点、聚焦学生需求”两大维度展开。原理教研室全体教师在前期调研中,充分结合当下社会发展趋势与学生成长痛点,既选取“本地发展是否能迎来更好机遇?外出发展高薪资背后的成本与压力是否值得”“跨界融合趋势下,专业技能与可迁移能力哪个更受雇主青睐”等贴合时代脉搏的社会议题,引导学生以辩证视角剖析复杂现实;又紧扣学生求职、发展的日常关切,将第一期辩题锁定“秋招中,‘竞争激烈但热爱的岗位’与‘竞争较小但兴趣匹配度低的岗位’,优先争取还是稳妥选择”等大学生高频关注的就业困惑,让思辨讨论从宏观的社会议题,精准落地到个人职业选择的具体场景,切实唤起学生的共鸣与表达欲。

小班互动破壁垒,让观点充分碰撞
为避免传统辩论“少数人发言、多数人旁观”的局限,“思辨工坊”采用小班课堂形式开展。活动中,教师不再是单纯的“主导者”,而是以“引导者”身份搭建讨论框架:先通过案例导入引发学生思考,再鼓励每位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分享观点,最后组织小组内“观点交锋”与跨组交流。来自2024级护理学专业的崔迪同学表示:“以前在大课上很少敢主动发言,但小班环境里大家都能开口,有同学提出‘就业稳定是短期保障,兴趣才是长期发展动力’,这个观点让我重新思考自己的职业规划。”

成果转化“可视化”,让思维落地生根
为推动思辨成果从“口头表达”向“实践转化”延伸,依托永利集团3044“微电影编导”微专业,学生以小组为单位,将辩题讨论中的核心观点、案例分析转化为3-5分钟的短视频。学生需在视频中梳理议题背景、呈现不同视角、提炼辩证思考结论,整个创作过程既是对思辨成果的二次深化,也是对“理论联系实际”能力的锻炼。目前,第一期“就业议题”相关短视频已完成初稿拍摄,后续将通过学院官方平台展播,让更多学生参与到辩证思维的讨论中。

未来“思辨工坊”将持续拓展辩题范围,涵盖“文化传承”“生态保护”等更多领域,同时完善“讨论-实践-反馈”的闭环机制,真正让辩证思维成为学生认识世界、解决问题的“随身工具”,为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时代新人提供有力支撑。